河南信阳土特产排行榜之信阳毛尖位居榜首
2018.08.04
信阳毛尖: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,因其成品紧密而坚固,故称为毛尖。十大名茶之一,河南省著名特产。最早是由汉族人创于民国初年,中国的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就有了,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高原,后面随着气候,文化,交通、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迁。茶树就在气候温和的南部信阳大别山一带生根。唐代,茶叶生产进入兴盛时期,茶叶的鼻祖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本《茶经》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域,分为八大茶区。信阳归淮南茶区。北宋鼎鼎有名的大诗人苏东坡谓“淮南茶信阳第一”。信阳茶最好喝的就是”手工茶“。具有”细、光、圆、直。多白毫,香高、味浓、汤色绿独特风格。午后时间,泡一杯淘呱呱纯手工茶,闻着茶香,品味着几千年的茶历史。
信阳毛尖均采用人工采摘,一芽一叶的质量都经过经验丰富的采茶农的检验。
信阳毛尖根据采摘季节的不同分为春茶、夏茶、秋茶,其中以春茶口感最优。春茶又分为明前茶、雨前茶,春尾茶。
清明节前采摘的明前茶是信阳毛尖中的最优质的品类,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蕴藏,在清明节前采摘茶尖,此时的毛尖最为细嫩,是信阳毛尖里珍品中的极品。
信阳毛尖均是当天采摘当天炒制,最大程度的保证茶叶的清香和质量。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在百年之间成熟精进,已经荣列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炒制后的优质毛尖色泽鲜绿,紧致细长,闻之清香,沁人心脾。
信阳毛尖具有“细、圆、光、直、多白毫、香高、味浓、汤色绿”的独特风格,其颜色鲜润、干净,不含杂质,香气高雅、清新,味道鲜爽、醇香、回甘。
从外形上看则匀整、鲜绿有光泽、白毫明显,冲后香高持久,滋味浓醇,回甘生津,汤色明亮清澈,具有生津解渴、清心明目、提神醒脑、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。
信阳毛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生物碱、茶多酚、糖尖、有机酸、芳香物质和维生物A、B1、B2、C、K、P、PP等以及水溶性矿物质。具有生津解渴、清心明目、提神醒脑、去腻消食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、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。
常喝毛尖茶,能降低血压,茶叶内含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促使人体血管壁松弛,并能增血管有效直径,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弹性,消除脉管痉挛。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对松弛血管壁的效应更显著,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。
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,对人体总胆固醇、游离胆固醇总类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。茶叶中抗氧化组合提取物GAT具有显著的抗癌物质的突变作用。
信阳毛尖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信阳产茶,信阳人也会饮茶,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信阳人特有的泡茶品茶工艺。信阳毛尖的泡法简单实用,步骤简单又保留了最醇厚的茶香和最纯正的茶色。
1、涤器
茶是至纯至洁、天孕地育的灵物,冲泡器具必须是至清至洁。涤器即用开水浇烫玻璃杯,达到高温消毒的目的。
2、晾水
信阳毛尖一般采摘于四月中旬,特级毛尖多采用一芽一叶制成,芽叶相当细嫩,这就要求冲泡水温不宜过高,以80度左右为宜。过高就会烫伤茶芽,导致维生素C类物质大量流失。
3、赏茶
信阳毛尖属于十大名茶之一,外形细、圆、紧、直、多白毫,内质清香,汤绿味浓。以芽头长短及茸毫多少就可粗略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。
4、注水
优质毛尖多采用中投法来冲泡,先冲入1/3量的开水于玻璃杯中,然后再置茶。
5、置茶
“置茶”又称“香茗入宫”,即把一个个玻璃杯比做晶莹透亮的水晶宫,每杯置茶量在3~5克。
6、冲泡
泡茶讲究“高冲水,低斟茶”,向杯中注水时应把随手泡拉高,这时倒出的水流才有气势,可以将信阳毛尖的茶芽快速击荡开来,使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尽早地释放出来。
7、赏色
冲泡后的信阳毛尖茶汤呈淡黄微绿色。茶芽在杯中婷婷玉立,时而上浮,时而下沉,芽叶交相辉映,十分生动好看。
8、闻香
信阳毛尖“头泡香高,二泡味浓”,茶香清香悠长,馨香扑鼻,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熟板栗香、毫香、鲜嫩香。
9、品茶
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好喝,秋白露。”清明前采摘的特级毛尖茶,入口微苦,旋而回甘,继之醇厚鲜爽,弥留于齿颊之间,令人心旷神怡,回味隽永。
-
如何判断信阳毛尖茶的品质? - 阅 909
-
川芽抢登信阳市场,山寨毛尖当地新茶未抽芽 - 阅 877
-
2018年信阳毛尖的销售价格可能再度攀高 - 阅 783